你想知道生活中有甚麼數學嗎?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無效研習,如何促進有效教學?2013-12-03 親子天下雜誌 52期 文/張瀞文

  • 無效研習,如何促進有效教學?
因應十二年國教,教育部推出有效教學、差異化教學、補救教學等研習,地方政府也推廣學習共同體、閱讀理解研習,上下都湧入動能,期待一場教學革新。老師的研習時數的確遽增,但是教學專業呢?
  • 2013-12-03 親子天下雜誌 52期    文/張瀞文
因應十二年國教,教育當局意識到升學制度的改變不是唯一,教學品質的提升才是根本。從中央到地方,紛紛開增研習為教師增能,期望做為改善教師素質的第一個跨步。
最有名的必修研習是十二年國教五堂十八小時的課(以下簡稱「五一八」),包含十二年國教基本理念、有效教學、差異化教學、多元評量、適性輔導等。除此之外,還有八小時的補救教學研習、每個學校都要有人參與的分組合作學習計畫等。
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嘉義市全市推動「學習共同體」、新北市和台北市也以計畫激勵學校推「學習共同體」;高雄市投入許多資源推動閱讀理解、PISA的批閱及出題增能等。
但一堆「由上而下」、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忽略教師和教學現場需求,同時又要檢核「達成率」,期望短期內造成大改變的密集研習,動機良善卻造成負面效應,讓第一線教師聞「研習」色變。
「研 習實在太多太雜了,」宜蘭縣國教輔導團輔導員吳月鈴曾為了研習氣氛的改變,在部落格痛心寫下:「十二年國教開始後,不斷看到老師參加研習後發出嘆息或咒罵 聲,感覺研習氣氛改變了!我知道罵人的老師都是很認真、很上進的老師,他們不是排斥研習,只是厭惡浪費生命的研習!」
現行研習的4大痛點
從上到下,從政府到地方,沸沸揚揚的辦起研習,每個人都使出渾身解數,為了在這一波教育改革中改變教學現場。但是品質還沒看到,卻聽見哀號遍野,問題何在?
痛點1:必修過多,不夠還要補
中央的、地方的、學校的、議題宣導的……老師要應付的「必修研習」很多。很多受訪老師坦承「真的是應付」,例如某些研習要求一定要觀看指定的影片,偏偏影片不一定回應研習主軸,「我就在休息時間放影片,請老師們坐好讓我拍照,好做檔案交代,」一位常到各處演講的老師坦承。
在苗栗任教的方依瑋(化名)攤開這一年的教師研習時數,包含線上研習總共兩百四十二小時,其中五十二小時是「必修」。以一年十二個月來算,平均每個月有二十小時的研習,其中超過四小時是被規定的必修課。
吳月鈴很能同理老師們的抗拒,「規定的、沒規定的,統統湊在一起,好多。搞得現場老師很焦躁,一直在算自己時數夠不夠。有時候因為排課關係,不夠也沒辦法補。所以我們自然科的多元評量研習,會出現國文科老師,來補時數。」
痛點2:類別太雜,和教學脫鉤
因應政策而生的、課綱規定要的、各種法令要求的、各地方或各校發展教育特色的……研習的名目多如牛毛。任教國中國文科的方依瑋今年必修研習五十二小時中,有七小時的書法課,記者睜大眼睛:「寫書法?」「我也很納悶,國中生已經不寫書法了,可是課綱好像還有,」方依瑋說。
痛點3:由上而下,忽略現場需求
「研 習很多,但是裡頭我需要的研習不多,」曾在英國劍橋大學ESOL考試院「全球英語教師徵文比賽」中,入選全球前五名的桃園縣潛龍國小英語教師蔡佩錦舉例, 「國小英語教久了,每天用的都是寶寶式的英語,英文能力急遽退化。我們的研習不注重語言精進,只要求教學實務,但是語言專業精進對備課是很重要的。」她會 另尋語言專業精進的課程,雖然不一定有研習時數,卻對教學有直接幫助。
在台北市國中任教的李晨棻(化名)也覺得,十二年國教推動後,研習變多了,「對已經在做教學革新的老師來說,有些研習真的是干擾。」她和學校老師會共同備課、一起做行動研究,都不是真正的研習,卻對她的專業幫助更大。
「我 們對十二年國教有許多想法,學校也因為我們的推動動起來了,老師們因此教學更有效、發展多元評量、看見學生差異。我問教育部:『這些可以轉化為五一八研習 的時數嗎?』他們說不行,所以我們只好再挪時段、講師,來應付這『五一八災難』,」一個地方教育局處承辦人說得激動。
痛點4:急就章,為政策趕進度
因為多數研習都有「達標率」做為政策的成績單,而反出現因倉促而帶來的低研習品質。
例如中部某國中老師,一個月前就開半小時車去另一個國中參加多元評量「線上研習」,「因為教育處來不及將影片掛上網或燒光碟給各校,所以我們所有的人去一個學校看影片,」他解釋。
研習「達成率」,是中央稽核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稽核學校的指標之一,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會公告達成率低的學校。「所以組長會一直拜託我們去上課,大家都是同事,也不會讓他難做人,就儘量去上,」高雄市教師林育蓮(化名)說。
短 時間內要完成大量研習,也讓學校教務系統疲於奔命。假設這個時段是數學科的多元評量研習,全校的數學老師要去研習,整個下午所有有課的數學老師都要排代 課。中部某國中這學期就常常上課鐘打了,沒有老師到教室,學生到教務處問:「老師,我們這一節是誰上?沒有老師。」教學組也搞不清楚,忙亂中找不到老師, 因為同一時段代課太多了。
「因為十二年國教,大家會期待國中教學改變,有活水注進來,」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科長林祝里解釋這一系列研習的規劃初衷,但她也強調:「這些本來就是老師應具備的基本知能,我們只是再去提醒而已。」
教育部為了這一系列研習,幫地方訓練種子教師、給經費、提供影片,並且訂下「今年底前六○%以上教師參與研習、明年七月底百分之百參與」做為「達標值」。但是執行單位是縣市政府,短時間要求高達標,使得各縣市政府很難兼顧研習品質。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潘慧玲分析,這波研習時間太倉促,短時間找不到好的講師,線上研習也常因為人太多無法連上網。「真的不能急就章,要求短時間要達到什麼成績,」潘慧玲說。
有效研習的4項特點
回到研習初衷,無非是希望可以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已經取得「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研習」(以下簡稱「教專研習」)資格的林育蓮認為,教學久了總是會有盲點而不自覺,「教專研習是檢核自己教學很好的機會,」雖然這一年研習有些過多,但她認為研習的確可以刺激、改變教學。
歸總參與研習的教師們的回饋,好的研習具備以下特點:
用思考取代宣導。「現在不缺研習,但少了價值論證,」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認為,教育價值需要辯論,教師不要「說服型」的研習,而需要有挑戰性的。蔡佩錦也認為,現在的研習太多宣導、太少思考,讓接受研習的老師沒有機會去想「為什麼現在要做這件事」。
用感動取代說服。吳月鈴每場研習都會邀請五位仍在教學現場的老師,分享五到十分鐘自己的教學,做為研習的「小菜」。她認為,「真正還在做教學的老師,就是最好的講師。他不用厲害、能言善道,但是台下老師看見台上這個人,環境沒有比較好,卻一直在成長、那麼有熱情,一定會被感染。」
用系統取代零散。 台北市民生國中校長孫明峯認為,目前教師研習欠缺統籌,「研習應該有統籌規劃,要不然說運動重要就一週三天要跑步,說閱讀重要就一週三天來閱讀,後來聽說 英聽也很重要,撥個兩天來英聽。一週也沒幾天!」據他觀察,老師最在乎的還是與同儕的討論,以及專業科目的精進,「我建議,共同議題的研習應該在一定比例 以下,例如三○%就好,讓老師有時間顧到自己的學科。」
顧及教師差異。蔡佩錦認為,新手教師,任教三、五年的教師,和資深教師,在專業成長上的需求不同,大拜拜式的大場研習,沒有分級,講師無法對症下藥。她的解決之道是,和同區的國小英語教師定期聚會,討論彼此教學上的挑戰、學生學習卡在哪裡等。
而教育主管機關,應該把規劃研習細節的力氣,轉化來建構較完整的教育專業發展環境,釐清「教師專業」應包含哪些內涵,根據這個內涵為教師研習拉出架構,整合目前多而紛亂的方案,並給各地區更多的自主權。
這一波課堂的教學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學習,並從提升教師素質著手,教育當局似乎也該發展出一個「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師專業成長模式。
【專家觀點】
別用舊的方式談新的教學
文|潘慧玲(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
對於目前令出多門的教師研習,曾經擔任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負責人的潘慧玲認為,國家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應該有系統性思考,而非因應政策而做。政府也應該下放權力,讓學校成為教學專業的基地。
- - -
   教師研習是為提升教學專業,我覺得,教學專業應該以學校為基地來做。新的政策概念宣導當然可以,但政府要意識到,教師研習要奏效,不可能是外加的,一定 要落在教學血液中。與教學相關的增能,都應該回到學校,才可能回應老師的需要,解決老師在教育脈絡中產生的問題。目前這麼多的專業研習,需要轉變專業發展 的典範。換句話說,必須從老師的教學實踐、從老師的行動中做增能。我們不太能用舊的方式告訴老師:你應該有新的教學。例如十二年國教,政府很有責任,覺得 課程與教學要做改變,所以推有效教學、多元評量、差異化教學等,當然這些是可以談,重點是你怎樣呈現這些概念?不是找人來講講話、看看影片,目的就能達 成。
  當我們今天告訴老師什麼是有效教學時,研習方式是無效的。這是很諷刺的一件事。所以,在新一波的教育改革裡,讓學校成為一個「創生系統」很重要。如果學校是一個創生系統,老師會源源不絕的嘗試突破自己的教學,去思考要如何改變。
   過去老師也有專業學習社群,但沒有落到教學實踐裡。所以在做學習共同體時,我們希望老師以3部曲來做「課堂教學研究」:1.研究、備課;2.公開授課、 觀課;3.公開議課。老師討論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有效學習,討論之後打開教室門,去試試看這方式有沒有幫助學生學習?彼此觀課,然後議課:你觀察到 孩子如何學習?哪些迷思概念?我們可以如何搭鷹架?這就是一個研習的、專業發展的方式,會使老師的研習很貼近現場。他們在這裡頭,不斷會有新想法。
  有人會問:「沒有新的概念進來,怎麼會知道『差異化教學』是什麼?」這時教學研究會可以請人談差異化教學,談的東西必須落在教學實踐裡,必須對學生有幫助,成為真正教學中的一部分。

   教學形態、教學策略的轉變不應該由政府來規範;政府的角色,是去保障學校的健康運作、制度的完整。例如解決學校行政沒人願意當、校長有責無權的問題,去 正視校園內代理代課教師過多的問題、健全國教輔導團功能、用激勵型的計畫鼓勵學校發展特色等,讓教師專業可以在一個健全的教育環境中發展。政府要做的是打 通經脈、健全體制,經脈通了,教師專業的血肉,就會在教學現場長出來。(採訪整理|張瀞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