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生活中有甚麼數學嗎?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用數學的方法算一算:你何時能遇上真愛?

用數學的方法算一算:你何時能遇上真愛?


  圖/東方IC
  □南風信 整理
  一位藝術家問他的一位數學家朋友:“數學家每天都在忙些什麼呢?”這位數學家決定寫本書來回答。他希望給讀者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重新瞭解和欣賞數學的美,告訴大家“邁克爾·喬丹的灌籃如何完美地詮釋了微積分的原理”、“怎樣翻轉床墊才能最大化地延長床墊的壽命”、“結婚之前,到底談多少次戀愛才最合理”……他說,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是否能看到它們,取決於你有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這位數學家就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應用數學系教授史蒂夫·斯托加茨,而這本書則是今年4月出版的《X的奇幻之旅》。以下摘自此書部分內容分享,看看數學如何無處不在。
  算一算
  股票是賠還是賺?老婆太小還是太老?
  算術是不斷尋找更全面、更完美的數字的過程。如果我們只滿足於數數,滿足於加法和乘法運算,那麼自然數,也就是123……已足夠用了。但是,聰明的人類絕不會滿足於此。於是有了“零”,又有了“負數”、“分數”、“小數”和“百分數”……而“代數”更是一個令很多人頭痛不已的科目:複雜的符號、定義、解法,通通混在一起,令人頭暈目眩、無所適從。但是,它們的本質其實都很簡單,它們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地使用到。
  就算是一種很特殊的公式——恒等式,在生活中也經常被用到。比如你可以快速地心算出48的平方數——你只要先計算50的平方數,也就是2500,然後算出50和你所要計算的數字的差,用這個差乘以100。再用2500減去這個乘積就可以了。這樣要算48的平方數,就用50減去48等於2,再用2500減去200,即得出2300。這裡就用到了恒等式:
  (50X2=2500100XX2
  任何投資股市的人也都可能會用到恒等式。假設某一年間股市低迷,你的投資組合慘痛地縮水50%,然後第二年股市反彈,你的投資組合又漲了50%,那麼你最終是賺了還是賠了呢?答案是,最終你的投資組合和兩年前的初始價值相比仍然賠掉了25%。原因就在於,第一年你的投資組合跌了1/2,年末價值是初始值乘以0.5。第二年股價又上升了50%,所以第二年年末的最終價值等於第一年年末價值乘以1.5。最終,你的投資組合的價值是初始值乘以0.5,再乘以1.5,也就是初始值的0.75。事實上,如果你的投資組合在兩個相鄰的年份中一賠一賺,那麼不管你是先賠再賺還是先賺再賠,只要賺和賠的比率數值一樣,最後算算淨值,你一定還是賠錢的。因為我們有如下這樣一個恒等式:
  (1X1X=1X2
  不過,代數這些公式有時也是武斷和沒有道理的。比如,有種觀點認為,情侶之間的年齡差距不應該過大。到底年齡差距多大算是過大呢?有網站竟給出了這樣一個“魔法公式”:如果你的年齡是X,那麼你的戀人的年齡必須大於X/27。按這種演算法,如果一位元82歲的老先生想追求一位小於48歲的中年女士,就已經是不合適了……只是,姻緣到底合不合適,還得當事人說了算吧?
  算一算
  冷熱水龍頭一起灌滿浴缸需要多長時間?
  宇宙萬物的內在邏輯,都可以用數位與數位之間的關係來表示。比如因與果、供與求、輸入和輸出、措施和效果。我們應該學習和訓練自己的這種能力,學會思考和分析數位與數位之間的關係。
  比如我們可能都曾遇到過這樣一道很經典的應用題:如果只開冷水龍頭,灌滿浴缸需要半個小時;如果只開熱水龍頭,灌滿浴缸需要1個小時。問:如果把冷水龍頭和熱水龍頭同時打開,灌滿浴缸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最初聽到這道題,腦袋一定像那個浴缸一樣,混亂一片,摸不著頭緒。
  但數學家會輕鬆地解答:冷水龍頭30分鐘能灌滿浴缸,也就是說每分鐘可以灌滿浴缸的1/30;而熱水龍頭要60分鐘才能灌滿浴缸,也就是說,熱水龍頭每分鐘可以灌滿浴缸的1/60。那麼,如果把冷水龍頭和熱水龍頭同時打開,每分鐘可以灌滿浴缸的1/20。答案很快便浮出水面,即20分鐘可以灌滿整個浴缸。
  這種解法不僅涉及分數,還用到了最小公倍數的知識。但這道題還有別的更有意思的解法。比如,假設現在不只是有一個浴缸和兩個水龍頭,我們用一冷一熱兩個水龍頭分別給幾個浴缸灌水,60分鐘以後,熱水龍頭正好灌滿了1個浴缸,而冷水龍頭顯然已經灌滿了2個浴缸。也就是說,兩個水龍頭同時打開,60分鐘共計灌滿了3個浴缸。那麼灌滿一個浴缸需要多長時間呢?當然是60分鐘的1/3,也就是20分鐘。
  這道題再延展開去,可能又出現這樣一道題:一位老奶奶要過馬路,如果無人説明,她需要耗時60秒鐘;而你單獨過馬路只要30秒鐘,如果要你去攙扶老奶奶一起過馬路,需要多長時間呢?這個題目的答案是45秒鐘。
  這個問題與浴缸的問題看上去很相似,但它們又有本質的區別:在浴缸問題中,兩個水龍頭雖然同時在放水,但灌水速度完全不受對方影響;而你和老奶奶卻是互相影響著對方的。
  我們通常會因為直覺自動開啟了“模式識別”的功能,對這兩道題給出同樣的答案,但顯然這個“模式”是靠不住的,因為我們的潛意識通常沒有那麼敏銳,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其中那個重要區別。
  很多應用題的問法中都故意埋藏了一些文字陷阱,如果你憑直覺回答,就會掉入這些陷阱。比如這樣一道題目:3個人可以在3小時內漆完3段籬笆,那麼1個人漆完1段籬笆需要幾個小時呢?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1個小時。”而正確答案是“3個小時”。
  這道題因為讀起來跟順口溜似的,很容易地在你的腦海中建立起了一個鼓點般的韻律,這種條件和問題的“平行”結構使得人們很容易給出一個在語言音律學上感覺正確、但是數學計算上卻完全錯誤的結論。
  能不被表像所迷惑,冷靜客觀地審題,才是答對本題的關鍵。這種能力其實就可以通過數學課反復訓練而來。
  算一算
  如何翻轉才能使床墊磨損率最小?
  著名物理學家理查·費曼有一則逸事:他在入伍體檢時,需要通過精神科醫生的檢查。當醫生讓費曼把手伸出來給他看,費曼立刻伸出的雙手,是一隻手手掌朝上,另一隻手手背朝上。醫生說:“不是這樣,把手翻過來。”費曼聞聲又把雙手都翻了過來,還是一隻手手掌朝上,另一隻手手背朝上。這顯然是個惡作劇。但只有懂得“群論”的理科生才能體會其中的幽默。
  “群論”是指針對一些數學行為的集合展開的討論。其實你可能經常這麼做——因為它討論的是科學和藝術的一個共同的主題:對於“對稱”的永恆追求與熱愛。更準確地說,“群論”討論的是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定限制條件下,有多少種方式可以轉化一個形狀,但這個形狀的本質卻保持不變?這些轉化的方式,就叫做這個形狀的“對稱性”。這些轉化方式的集合形成一個“群”後,“群”的性質便定義了這個形狀的最本質特徵。
  美國的一位科普作家布萊恩·海斯在《臥室中的群論》一書中就是利用群論的方法,討論關於如何定期翻轉床墊才是最佳的?怎麼翻轉才能讓床墊的磨損最均勻呢?
  床墊製造商會建議顧客定期翻轉床墊,以使床墊的磨損更加均勻,這能延長床墊使用壽命。但對於一個床墊來說,我們只可以通過一些轉化方式,改變床墊在空間中的方向,最終這些轉化仍然必須保持床墊的形狀不變。有了這些條件,便形成了一個有規則和規律的“群”。
  事實上,只有4種方式是符合上述條件的:第一種方式是什麼也不做。雖然它對延長床墊的壽命毫無幫助,但我們仍然必須把它視作這個“群”的一個元素。這種什麼都不做的轉化方式就像“加法中的0”或“乘法中的1”一樣重要,數學家們稱它為“單位元素”,符號為I。另外3種翻轉床墊的方式還包括:“水準翻轉”、“豎直翻轉”以及保持床墊正面朝上,把它旋轉半圈,讓床頭變成床尾、床尾變成床頭的“旋轉翻轉”。
  這4種轉化方式之間的關係,反映出床墊這個物體的對稱性質。注意,在這個“群”中,任何兩種轉化方式的先後順序都可以互相交換,轉化的結果卻保持不變,這其實也是“加法交換率”的一種更廣義的形式。
  那麼,到底怎樣翻轉床墊才能使磨損最為均勻?答案是,只要週期性地調整床墊的狀態,讓床墊處於這4種狀態的時間相等就可以了。
  但這裡用到的“群論”的魅力在於,它把很多外表看來毫無聯繫的事物的本質挖掘出來,讓我們知道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實具有相同的抽象本質。比如,床墊的翻轉、一組電器開關狀態的變化邏輯,以及水分子的對稱性,其實都可以用上面的這個“群”來表示。
  當然,我如此舉例說明,只是想說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如果你覺得用“群論”的方法來解決床墊問題,未免太令人頭暈了,也可以回歸一個簡單的真理:如果有什麼數學問題或者事情讓你感到煩惱,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先放下它,倒頭大睡一場再說。
  算一算
  結婚前,你談幾場戀愛才合適?
  在數學中,有些數字特別有名,它們有自己專屬的符號。比如圓周率π,π這個數字寫成小數的話就是3.14159……此外,還有比較知名的就是虛數i、代表指數增長的e,等等。
  以e為例。這個世界上,幾乎你能想到的地方以及你想不到的地方,全都有e的身影。e不僅可以用來描述核能源的鏈式反應和人口爆炸,還能告訴你結婚之前交往多少個女友(男友)最合適。
  e的數值是2.71828……它是一個無限數列的和。為了給大家一個直觀印象,我們先來看看e的應用。假設你把1000美元的本金存入銀行,銀行慷慨地承諾給你100%的年利息,每年複利一次。一年以後,你的帳戶裡已經有2000美元的資金了。如果利率保持不變的話,你要求改為每半年複利一次——6個月之後,銀行便付給你50%的利息——那麼一年後,你的1000美元的本金就能變成2250美元。與每年複利一次的情況相比,每半年複利一次可以讓你一年多賺250美元。如果你繼續要求更改複利頻率,比如每天複利一次、每秒複利一次……你是不是就發財了呢?結果是你也許會多了一些收益,但其實也多不了太多,在連續複利的情況下,你的收益數字正好等於1000美元乘以e——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微積分方程式。
  當我們計算很多微小事件帶來的總體變化的時候,e的身影往往就會出現。比如在考慮世界人口的增長問題時。比如我們想針對時間上或者空間上的位置來計算我們的婚姻——結婚之前,談幾場戀愛最合適的時候。
  從時間上來計算“你何時能遇到真愛”的方法是這樣的:首先,我們假設你知道你的一生中一共可以遇見多少位潛在的人生伴侶。這個數字具體是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你事先知道這個數字;第二,這個數字不會太小。此外,我們還要假設,如果你能同時遇見你所有的潛在人生伴侶,那麼你可以立刻明確地將這些人進行排序——但人生的悲劇就在於,沒有人可以同時遇見自己所有的潛在人生伴侶,我們總是以一種完全隨機的順序,一個一個地遇到他們(她們)。所以,我們永遠不知道,最合適的那個人是否即將出現在下一個街角,還是我們早已經遇到過他(她),卻又永遠地錯過了。
  最後,我們假設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你的目標是和你最滿意的那個人,即你的列表上排名第一的那個人結婚。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就判定你的婚姻失敗了。哪怕你是和列表上排名第二的那個人結婚了,你還是一個失敗者。
  試問:在這樣的假設條件下,你有可能找到那個你最滿意的人嗎?如果有可能,怎麼做才能讓你成功的機會最大化呢?
  一種比較好的策略是:把你的愛情和生活劃分成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完全用來積累經驗;在下半場中,你才開始認真地尋找伴侶。這個策略讓你至少有1/4的概率遇到最合適的那個人。為什麼呢?首先,最合適的那個人可能在上半場出現,也可能在下半場出現,概率各為50%。同樣,第二合適的那個人出現在上下半場的可能性也各占50%。這種情況下,只要你嚴格執行上述策略,你就一定會和最合適的那個人結婚。第二合適的人出現在你人生的上半場,而你的人生中只有一個人比他(她)更適合你,這個人就是最適合你的人,只有這個人在下半場出現的時候,你才會決定結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是一定會成功的——在遊戲人生的青春歲月裡,遇見一個高品質的另一半真是何其幸運!
  但這並不是最優策略。最優策略是上半場的用時比下半場稍微短一些,讓上半場占你整個戀愛時間的1/e,也就是大約37%的時間。根據我們的模型,這個策略是最優的婚戀策略。如果你嚴格採用這個策略,你和最佳伴侶結婚的概率是1/e
  當然,如果你的最佳伴侶也在玩這種跟e有關的遊戲,那一切可就說不準了。

  (中信出版社 授權)   

數學是改變世界的力量--以賈伯斯、google為例

數學是改變世界的力量--以賈伯斯、google為例
發佈時間: 2014-07-17 13:37:0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吳昊昊  |  責任編輯: 劉峻淩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
中國網717日訊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6日報導,在很多人眼裡,數學只是一門讓人頭疼費神的學問。甚至在學校裡,完全放棄學習數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但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科學技術、產業、金融、體育、藝術等社會全方面都發揮著重要角色。當今數學家遍佈人類文明和尖端產業技術領域,而首爾國際數學家大會就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向世界展示數學家的力量與今後的發展方向。
蘋果公司創始人約伯斯作為“創造性經營的偶像”,他的成就屹立商界,而其中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功不可沒。約伯斯收購的這家公司在1995年製作了世界首部長篇數字動畫“玩具總動員”,這部動畫的大熱讓約伯斯的事業如虎添翼。
這部講述玩具之間的友情與冒險的“玩具總動員”採用了精密複雜的數學公式。製作人員應用數學知識,創造出了一批比手繪更加栩栩如生的動畫人物。
運用數學製作的“玩具總動員”
約伯斯在1986年陷入經營權紛爭,被逐出了自己創立的公司。極為憤怒的約伯斯收購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其製作的“玩具總動員”在全世界獲得了36200萬美元的超高票房。他於1997年回歸蘋果公司出任CEO,可以說他在之後推出的iPodiPhoneiPad3個連環殺手鐧”,打開了移動新時代等偉業都是從“玩具總動員”大獲成功後開始的。
約伯斯為了製作“玩具總動員”,大量召集了乍看之下與動畫製作毫不相關的數學家。在那之前,製作動畫時,即使是一樣的圖片也得按照尺寸一張一張地重新畫。如果要將一張小圖放大的話,解析度放大後失真,其中還會出現線條斷開或者看起來凹凸不平的“階梯現象”。
數學家們摒棄了傳統手法,運用以數學為基礎的電腦圖形學(CG)開發出了新的技術,如此一來同樣的圖片不用重新畫,而且圖片的大小也可以隨意調節。數學家們先運用幾何學將作者畫好的小圖修飾轉換,接下來運用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為記錄天體運動發明的微分公式,而微分是用來預測變化量的。若將圖像經過修飾後應用微分處理,我們能預測在擴大人物或背景圖片後出現的線條斷開的部分,因此可以精確地連接斷開的線條,製作出視覺鮮明的圖片。只需運用數學公式,就可以讓一張圖片實現拉伸、壓縮等多種變化。正是有了這樣的技術,不僅讓製作時間和經費大大減少,而且還能製作出栩栩如生的數字動畫。
約伯斯開創的重視數學的傳統,隨著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被迪士尼收購,也傳承到了迪士尼公司。迪士尼公司製作的電影“加勒比海盜”中有大量巨浪拍船的鏡頭,這也是用CG技術製作而成的。斯坦福大學應用數學教授Ron Fedkiw將分析像空氣、水一樣的流體運動的“納維-斯托克斯”數學方程運用於CG技術中,描繪出了波濤洶湧和數百萬計水滴飛濺的壯美景象。Ron Fedkiw也憑藉這一成果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數學也被運用在穀歌網路搜索中
我們認為讓人頭疼的數學,不知不覺間已經深入到了產業界、金融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們傷透腦筋的微積分也是新產品和服務開發的核心工具。
世界最大的網路公司穀歌也是以數學為出發點的。谷歌的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是斯坦福大學應用數學的博士。布林與在同一大學進修電腦的另一位元創始人拉裡·佩奇一起運用數學演算法開發出了精巧的搜尋引擎。
布林描述輸入資訊、搜尋引擎處理等一系列的步驟後,佩奇將這些流程逐一編成程式。運用數學運算一一計算出包含搜索詞條的資訊中有多少不符的資訊,之後將其彙集成資料庫,向使用者提供所需的資訊。隨著“穀歌搜索很準確”的消息散播開來,布林和佩奇一起創業,將谷歌打造成了世界最大的網路公司。
引領超高速無線網路時代的LTE(長期演進技術,4G網路雛形)中也蘊含著數學原理。它是靈活運用“傅裡葉變換”公式修飾表達複雜波動的技術。通過這項技術,能實現電磁波與資料的迅速傳遞,同時頻率相近的電磁波互不干擾。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Maria J. Esteban院長說:“隨著數學被應用到各種產業中,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的區別也在漸漸消失”。數學是超出於基礎學科,在經濟全域上可以引領世界的學問。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數學教授朴泂周(音譯)說:“我希望通過首爾國際數學家大會這一契機,能提高人們對數學的關注,更多地將數學靈活應用到產業中來”。(實習編譯:吳昊昊)

轻松搞定学龄前儿童的数学启蒙教育

轻松搞定学龄前儿童的数学启蒙教育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带领学龄前宝宝初次认知数学,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数学概念,发展数学思维是一项重要、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那么,如何运用科学而系统的办法,引发幼儿自发、自主、自由进行数学活动,轻松实施学龄前儿童的数学启蒙教育呢?
  一、故事法
  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内容,听故事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故事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知识,获得有益的数学经验。如,在故事中加入包括数字顺序、空间关系、几何形体、测量等数学知识,幼儿在听读故事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玩沙玩水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游戏。在故事中加入这样的情节,幼儿便可以感知容量守恒的定律。在故事中,幼儿能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形成初步的数概念。比之生硬地靠口述、公式等方式教育幼儿认知数学,用故事的形式引导他们接触数学并对其感兴趣,是一种更加轻松而有效的方式。
  二、操作法
  当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方式始于幼儿对物体的行动,也就是说,幼儿学习数学首先依靠的是作用于物体的动作。皮亚杰在论述数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不同时曾用“反省抽象”这一术语来解释,他指出“反省抽象”包含了物体之间的关系的建立,而这种关系在客观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能够形成物体关系的人的大脑中,儿童对这种关系的获得就是儿童的大脑从他们与物体相互作用的动作中抽象出来的。比如幼儿在点数4个皮球时,“4”这一数理知识不存在于任何一个皮球上,而是由幼儿把连续点数的每个动作加在一起,在头脑中建立了4个皮球之间的整体关系以及手点物体动作与口念数词动作的一一对应关系(手口不一致就会出错),这样才得出了这几个皮球数目为4的结论。由此可见,数的知识存在于物体之间的关系上,而这种关系是幼儿通过各种作用于物体的动作在大脑中建立的。所以,从数理知识的抽象特点来看,幼儿是通过动作即操作活动学习数学的。幼儿的自律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能较长时间安静地看和听,而操作法正符合幼儿好动天性的。所以我们强调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应以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既符合数学知识的抽象特征、幼儿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又适于幼儿好动的天性,能诱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利用数学教育促进幼儿思维逻辑性的发展。
  三、讨论法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而在家庭教育中,讨论法也不乏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启蒙教育方式,一对一的讨论也更容易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加强深度认知。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操作的不同阶段,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
  1.操作前进行的讨论
      目的是了解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及操作规则。这种讨论主要伴随着对范例和演示活动的分析进行。如“看看珠子是怎么排列的?”通过这一讨论,就使幼儿懂得了要先找出珠子的排列规律,才能按排列规律接着穿。这样既有利于幼儿掌握操作要求,又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
  2.操作后进行的讨论
      目的是帮助幼儿将他们在操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从而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如在有关形体的操作后,讨论形体的特征;在有关数组成的操作后,讨论数组成的关系等。这些讨论的着眼点都在于帮助幼儿进行抽象概括,使他们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向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3.操作中随机进行的讨论
      有的讨论则是根据操作的进展随机进行的。如在图形块分类的操作中,大多数幼儿是按颜色、形状的标准给图形块分类的,当发现有人按厚薄标准分类时,便可乘机让幼儿讨论:“你们看,这个小朋友和你们分的有什么不同?”
  这样就能扩展幼儿的思路。虽然这种讨论不是列入计划的,但它针对性强,是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一种完善和必要的补充。
  四、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各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采用游戏进行数学教育,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效果很好。它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结合前面的故事法、操作法、讨论法,幼儿学习的效果会更佳显著。
  数学游戏分为竞赛游戏、运动游戏、智力游戏、多感官游戏等等,无论哪种游戏,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幼儿与数学共同“游戏”
      幼儿数学教育决不能单纯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获得满足感。游戏法是一种常用方法,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激发兴趣。
  2.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用语言来教会儿童数学
      操作探究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鼓励幼儿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发现问题。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幼儿对数学的感知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让幼儿积累数学感性经验,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
  《鼠小弟爱数学》,美国权威教育专家编写,运用故事+操作+讨论+游戏的科学步骤,带领幼儿走进有趣的数学世界,爱上数学。
  
  
  
  书名:《鼠小弟爱数学》丛书(全9册)
  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版次:1
  定价:¥106.20

世界名画中的数学20—易维c

世界名画中的数学20—易维c 精选

已有 2490 次阅读 2014-7-29 07:55 |个人分类:名画数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埃舍尔
   莫比乌斯带是数学中拓扑学上的一朵奇葩。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发现:把一根纸条的一段扭转180°后,再与另一段粘上,形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一条边,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带就被称为莫比乌斯带。这个带子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本身是个二维面却只能在三维空间里展示自己的特性,如果硬要把它按在二维空间里,它只能自己穿越自己了。所以有人称它完美地展现一个二维空间中一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
   埃舍尔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莫比乌斯带(Mobius Strips)的。他说:“1960年,一位英国数学家(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了)劝我作一幅莫比乌斯带的版画。而那时我对这个东西还几乎一无所知。”然而莫比乌斯带好象就是埃舍尔带,专门为埃舍尔所生,专等埃舍尔赏识,一旦埃舍尔发现了它,它立即就成了埃舍尔的主题。埃舍尔不仅画各种莫比乌斯带,却并不拘泥于典型的莫比乌斯带。他将其与自己擅长的镶嵌画融合,探索各种可能,达到了形形色色的奇妙效果。
   下面这幅画和我们在互耦中提到的画同名,都叫“骑士”(Horseman),也都在1946年完成,不过那幅画是水彩画,这幅是木刻。埃舍尔试图在二维空间里表现莫比乌斯带,但他巧妙地避开了穿越,而是用两个半周的莫比乌斯带通过一个平面连起来。带子上正反两面行走这同向却反色的骑士。本来在莫比乌斯带走的骑士走遍带子的两面都不可能改变颜色,但通过这个连接的平面,互为反色的骑士却通过埃舍尔最拿手的镶嵌而易位了!
 

   我们再来看埃舍尔的“莫比乌斯II”(Mobius II, 1963)和“缠着魔带的立方体”(Cube with Magic Ribbons1957)。前一幅画的是典型的镂空的莫比乌斯带。通过绘画技巧,在二维画布上营造一个三维空间,并在三维空间上通过一队红蚁展示莫比乌斯带的奇妙特性。这队红蚁有9只,队伍无首无尾,却一个连着一个,沿一个方向行进,布满了带子的两面,尤其诡异的是,红蚁和它的有序的队友可以肚皮贴着肚皮,相向而行。后一幅画埃舍尔利用二维对三维的视力错觉让那个缠在三维立方支架上的带子看起来好像是两个相套又分离的莫比乌斯带,又好像这两个带子是粘在一起的。带子上面连续嵌着的个个圆台好像是凸的又好像是凹的,让人玩味不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46-81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