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節課老師講不超過10分鐘,學生講不低于30分鐘。
學生上講堂教的比老師多 門票60元每年迎十多萬游客 高升學率能否複制
很少有一所鄉鎮公辦中學以這樣“出格”的表現被人們所議論。學校收取每人60元門票,每天卻仍然有成百上千游客來到參觀。游客在教室里隨便出入,學生們仍學得專心致志。
每年湧入的十多萬游客帶活了鎮上的經濟,甚至讓縣城里的賓館起死回生。每到周末,學校的老師頻頻飛往全國各地的學校講課和培訓,一年的機票費用過百萬元。
打造這個“神話”的就是位于山東省茌平縣的杜□口中學,自從學校進行顛覆式的課堂教學改革後,學校逐漸成了一個備受爭議的傳奇。
文/本報記者 何濤
圖/本報記者 竇豐昌、何濤
杜□口,位于山東省茌平縣的一個鄉鎮,距離濟南機場約兩個半小時車程。當地人世代以農業為生,沒有人會想到今日的杜□口會因為一所學校而聞名。
5月25日正值周五。中午時,杜□口中學的校門已經被十多輛旅游大巴包圍了。參觀者中有來自內蒙古額吉納旗教育部門的官員,還有來自山西太原的100多名校長和老師。
對于這一切,初一(四)班的女生袁一鳴早已習慣見怪不怪了。這樣的熱鬧場面,她幾乎每天都會親歷。
“一般周一和周五前來參觀的人最多,有1000多人,平時每天也有幾百人。”杜□口中學副校長張代英說。
顛覆:老師被學生“擠”下課堂
杜□口中學強大的吸引力源自學校顛覆式的課堂教學改革。從廣州前來參觀的思源學校校長鄧放國對這種改革的直觀印象是,老師被學生“擠”下了課堂。學校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節課老師講不超過10分鐘,學生講不低于30分鐘。
在校任職近10年的語文老師徐立峰說,杜□口中學的課堂改革是通過三個流程來完成的,包括:預習(形成基本能力)、展示(通過老師主導作用,讓學生拔高和提升)和反饋(檢查學習效果)。
徐立峰說,其實這種教改模式對老師的挑戰更大。因為四五十個學生通過預習後獲得的知識量,一定比單個老師大。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對老師是很大的挑戰。為了應對同學們的集體智慧,老師也選擇了集體備課的方式。
親歷:學生相對坐處處是講台
5月25日,記者現場體驗了一堂初一(四)班的歷史課。
走進初一(四)班的教室,映入眼簾的是十分新穎的教室布置。所有的課桌被分成6塊集中擺放,每塊有六七張課桌,學生們相對而坐。教室里四周的牆壁上和教室外走廊的牆壁上都是黑板。任何一面牆隨時都可能變成講台。
上課鈴響後,教室里反而變得比上課前更熱鬧了。老師的開場白之後,講台就被學生們“占領”了。同學們一個接一個爭著走上講台,講述他們對于歷史人物的看法。一旦有同學講錯了,全班同學都會張大嗓門喊出錯誤的地方。
上課期間,許多同學還走到教室外走廊里的黑板上答題,然後再走回到教室里。上課時,學生們大部分時間是站著的。老師也站在學生中間,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老師的身影。
學生們身後是絡繹不絕的參觀者,有時教室里擠滿的參觀者比學生還多。參觀者不時拿出相機拍照,但學生們並沒有好奇地張望,還是專注于上課。如此熱鬧的教學場面,讓參觀者看得目瞪口呆。
在課間,前來參觀的人還會看到另一番激烈的PK場面──每天,杜□口中學里都會舉行兩場公開的“反思會”。在反思會上,老師之間會把對方在課堂中表現的不足“赤裸裸”地點評出來。
溯源:校長親身經歷鑄契機
杜□口中學校長崔其升是該教學模式的創始人。他的聲望極高,老師們戲稱,就算他人不在學校里,他的魂也在學校里。
張代英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茌平縣24個初中學校的排名中,杜□口中學連續10年都是在“倒數兩三名上打轉轉”。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1997年4月,崔其升被調到杜□口中學當校長。在經過了兩三年准備之後,崔其升開始著手教學改革。
為什麼會想到讓學生主導課堂這種課改模式呢?崔其升說,這與他讀高中時的經歷有關。
崔其升說,高一期中考試時,他數學考了47分,名列全班倒數第5名。後來,數學老師出了一個點子,“讓崔其升代表老師去給同學們上一堂課”。
“我當時心里很興奮,立刻回到教室里准備,同學們都出去玩了,我沒有出去。晚上點著燈,來回思考,終于把問題都搞懂了。第二天,上完課後,同學們就問,為什麼同學講的比老師講的更容易懂?”
崔其升回憶說,這樣的評價極大地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最後全班55個同學,只有他一人考上了重點高中。
在當了老師後,崔其升也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多次實踐這個教學方法,效果特好。
“這種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習者強烈的學習願望。表現欲、成就感、認同心,這就是最大的學習動力。一個正常的學生都願意表現、表演和表達,這就是一個正常學生的心態。”崔其升說。
奇效:落後中學進前三
杜郎口中學的學生素質很高。記者在採訪時就明顯得感覺到這一點。接受記者採訪時,初一(四)班的學生劉紹虎臉不紅,心不跳,回答問題有條有理。女學生袁一鳴還主動反問起記者問題。學生的膽大自信讓前來參觀的廣東東莞康湖新樂學校校長溫建新感同身受。
改革後收到的最吸引人的效果,還是在考試成績上。2005年中考時,杜□口中學的268人報考茌平一中,就有267人被錄取。隨後3年,杜□口中學的中考成績一直都名列茌平縣前三名。
既能提高學生素質,又能提高學習成績,無疑對于整個教育界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在這個光環下,大批的教育界人士如潮而至。
截至目前,全國各地約有50萬人次前來參觀。最近兩年每年都有十多萬參觀者,其中絕大部分是來自各地的教育局官員和老師。
聲名鵲起的杜□口中學已經成為當地的“搖錢樹”,茌平賓館甚至因為這所學校的參觀者而起死回生。山東本地不少旅行社趁機開設了周末三日游的旅游項目,將杜□口中學和泰山一起打包推銷。
爭議:學生表現能否延續
然而,關于杜□口中學的爭議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學校變得像旅游景點,大批的游客是否會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袁一鳴說,說不影響是假的,要看怎麼對待。聽課教師都是專業的很有經驗的教師,可以互相交流。時間長了也習慣了。
學
校收取每名游客60元門票,也被質疑是學校攬財的舉動。對此,崔其升回應稱,60元的聽課費里包含了中午一頓20元的午餐。外來人員前來參觀,除了可現場
觀摩課堂外,學校還安排了教學、管理、反饋等方面的多場介紹會,參觀人員有疑問,學校也會隨時安排教師解答。這些都需要學校老師要付出額外勞動。
茌平縣教育局批准學校收取每人60元聽課費,這些費用上繳茌平縣財政專戶,符合教學管理所需的合理支出由學校寫申請經批准再行支用。
由
于只是在初中階段推行這種課堂改革,到了高中階段又會回到傳統的教學模式。杜□口教學模式效果的持續性也成為各方關注的問題。對此,徐立峰表示,持續性不
成問題,只要學生學習能力提升了,回到傳統教學環境當中,一樣會獲益。學校對于學生的後續發展進行跟蹤調查發現,茌平一中學生會成員中有很多是來自杜□口
中學的學生。高考後,杜□口中學的畢業生一本、二本的升學率也高于其他一些學校。
杜□口模式正在以一種民間的方式被迅速傳播。徐立峰曾被邀請到中國人大附中上公開課。“當時教育部副部長郝平也去聽課了。兩周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來做過調查。雖然沒有明確說推廣,但是他們對這種方法是認可的。”徐立峰說。
對話崔其升
老師教學
最大悲哀在于包辦
在杜□口中學里,崔其升是一個傳奇人物,也是學校的主宰和靈魂。因此也有人將杜□口模式稱為崔其升模式。
廣州日報:這樣的改革有沒有阻力?阻力主要來自哪里?
崔
其升:在全校推廣課改,阻力不在學生,而是在老師。一是,老師的傳統思維習慣作怪。老師不講,讓學生講,一些老師不理解。二是,老師的工作強度加大,駕馭
課堂的能力也要求更高。三是,其實,每名老師也有惰性,希望省心、省力。其實最省心、省力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一個人講的方式。
廣州日報:為什麼要推進這樣的課改?
崔其升:傳統課堂形式單一,老師講、學生聽。傳統課堂是對優秀生上課的方式,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沒有關注。成績不好的學生一個步驟跟不上就永遠跟不上。所以會出現初三比初二厭學率高的情況,到了某種程度後,學生甚至痛恨學習,直至輟學。原因就在這里。
我總結了幾點,變師為生,把舞台讓給學生、把聚焦點讓給學生,變教為學。學習的敵人在于信賴,老師教學的最大悲哀在于包辦。
廣州日報:如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崔
其升:學校對教師的職稱進行動態管理。每年對教師職稱有一個校內評定,分為中學高級、一級、二級、三級。這種做法得到了教育部門的支持。獲評為高級職稱
後,一個月能獲得500元補貼,一級補貼300元,二級補貼200元,三級沒有。另外,根據學校的量化考核標准,每個月都對所有教師進行打分排名。
廣州日報:目前改革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也有人提出了這是炒作的質疑?
崔
其升:來校參觀者目前超過50萬人次,這本身就說明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有這個需求。我們沒有必要刻意回避所謂炒作,把一種對別人有啟示和借鑒價值的成果據為
己有。來的人都是專家,他們的到來,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我們要看到,前來參觀的都是高層人士,任何一個人都比杜□口中學老師的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