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生活中有甚麼數學嗎?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三大戰略培養孩子的數學智能 北京新浪網 (2015-03-29

三大戰略培養孩子的數學智能

北京新浪網 (2015-03-29 10:26)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家長在早期教育中,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逐步提升孩子的數學智能的水平。
  孩子思考數學的7個機會
  ★都是關於我——孩子們為知道他們自己的地址和電話號碼而感到自豪。很早的時候,孩子們就能確定他們的年齡。他們想知道他們的高度--多少尺多少英寸。把一個孩子放在稱上,就有機會讓孩子比較英鎊與盎司,重與輕。孩子們可以學會他們穿多大號碼的衣服,並且能判斷那件合身和那件不合身(這是在「空間關係」上的早期訓練)。
  ★做飯——大人每次在準備做飯時,他們要倒水、稱麵粉、分開放置、估計時間和看菜譜。為什麼不讓孩子們參与這樣的活動?在他能倒蛋糕面或看菜譜前,他可以拿個木勺子在塑料碗里攪拌。讓孩子看你是如何按著菜譜一步一步做的,你是如何調控烤箱的溫度的。記住要警告孩子食物太燙不能摸不能吃。
  ★管理錢財——孩子能摸錢、數錢、存錢、把錢分類和在人督導下花錢。領他們逛商場告訴他們買東西必須付多少錢,他們可以節省多少打折錢,這方法固原不錯,但教孩子們關於錢的價值比這更好。隨著孩子長大,當他們做家務活時給他零用錢,讓他們開始學會工作掙錢。
  ★家庭生活——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數學智能機會很多,只要家長用心,都可以尋找機會訓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引導孩子「說」數字。很多孩子在一歲左右就會說一些數字,有些孩子也都喜歡豎起手指來表示他們的年齡,喜歡告訴別人自己已經能從1數到10了。父母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這種特點和心理,促進寶寶數學智能的提升。在家中,媽媽引導孩子數一數家中有幾口人,窗戶上有幾塊玻璃,桌子上有幾個盤子等,設定鬧鐘的時間或準備好餐桌都是孩子數數和與數字打交道的機會。爸爸媽媽帶孩子出去時,可以試著把看到的東西數給孩子聽,這樣孩子就會對數字產生基本概念,在不知不覺中就培養了孩子的數學智能。
  ★遊戲——遊戲是孩子喜愛的活動,家長可在簡單有趣的遊戲中不知不覺地培養了孩子的數學智能。在商店購買遊戲中孩子可以持有所得份量。孩子可以對著鍾跑步或者測量他打一個球或扔一個球的距離。幫孩子與鄰居的孩子一起活動和運動比單獨做鍛煉好,孩子在一起有更多的數字練習。
  數學智能小遊戲:魅力寶寶找形狀。第一步,家長買一套或自製一個上面有凹下去不同形狀(如三角形、圓、半圓、長方形等)的小木板,再配以一些對應大小的三角形、圓、半圓、長方形等。第二步,把這些不同形狀的圖形混在一起,引導寶寶把對應的圖形放在對應的凹下去的地方。第三步,每當寶寶找對一個時,家長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寶寶繼續找下去。在寶寶探索的過程中,家長適時地對各種形狀進行說明。如:當寶寶拿著一個圓形尋找時,媽媽可以說:「哦,寶寶現在拿著一個像天上的月亮一樣的物體」,「它圓圓的」,「它的家在哪裡呢?」當寶寶把它放在三角形孔時,媽媽可以說:「咦,這個家小圓圓進不去呀?」寶寶就會繼續試著探索其它的孔。如此,在家長的鼓勵下,寶寶總會找對的。
  ★裝扮——當孩子在假裝做什麼時,他們常常創造與現實生活一樣的處境,他們可以檢查公交車時刻表,或長途開車要上多少原料。假裝遊戲大多包括數字和數數。別忘了數學概念也涉及在小問題和積木里,孩子在玩搭積木的同時會學到數數、幾何、數學。
  ★旅行——即使一個短途的開車旅行也能給孩子提供與數學相關的經驗。通過車身路過的景色請孩子確定車速是多少。讓他估計一下車子從一處房子到另一處房子要多少分鐘。記住孩子在車後座玩遊戲,他會看到幾種不同顏色的車,象數黃色校車和車牌上的數字;藍色的長貨車和車牌號碼。
  5個小問號啟發數學思維
  在每天的生活中,在和孩子一起遊戲時,不失時機地給孩子提出問題,會幫助你的孩子開啟數學思維。
    一問物體有多少。孩子建立數字的概念需要首先學習數與物的對應關係。在孩子數數時,要讓他指著要數的物體一個一個地按順序點數。另外,還要讓孩子理解基數的概念,即:順序數下來的最後一個數字即是物體的數量。這個問題隨時都可以問。數家中的人口,數水果,數玩具,數書等等。
  二問哪個更大或更高。小孩子很喜歡把物體直接放在一起比大小高低的,因為這就像一個遊戲。提問從簡單開始,逐漸增加難度。比如,先可以比較兩支筆、兩個蘋果、兩本書,這些東西可以直接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然後比較和笤帚哪個高,冰箱和凳子哪個高,這樣的比較中有一件東西可以移動;然後再比較桌子和沙發,兩個窗戶等都不能移動的物體,要求孩子藉助工具(常規的測量工具:尺子,或非常規的測量工具:繩子、鉛筆、凳子等)進行測量比較。
  三問物體異與同。給孩子兩隻鞋子(從兩雙不同的鞋子中各選一隻),讓他找出兩者之間的相同與不同;然後,鞋子可以換成襪子、衣服、同類的玩具等等。還可以換一種玩法:給孩子一件東西,讓他找出另一樣東西和給他的這件東西有一處或幾處相同的地方。比如,給他一本書,他可以找出報紙,和書相同都是紙做的;給他一支蠟筆,他也許會找出一件衣服,和蠟筆一樣都是紅色的;等等。孩子在回答這類問題時,需要觀察、比較、分析,然後得出結論,而這些都是今後進行數學學習及科學探索的基本技巧。
  四問每類有多少。這個問題是對孩子進行分類和數數的綜合訓練。「多少」針對數數;「每類」針對分類,孩子要先對物品進行歸類。和孩子一起清理玩具、衣櫃、廚房裡的儲物櫃時,都是做此類提問的上佳時機。可以把玩具車按顏色、大小、形狀等進行分類並數出各類分別有多少;可以把衣服按顏色進行分類並數出每種有幾件;可以把混在一起的筷子、勺子、刀和叉給孩子,讓他分類並點數。孩子對這種遊戲的興趣超出大人的想像。
  五問哪組數量多。比較兩組物品的數量多少為孩子將來學習減法打下基礎。家中幾乎所有的物品以及孩子的玩具都可以拿來做這個遊戲。拿出一些物品隨意分成兩組,讓孩子比較哪組多哪組少。還有一種玩法孩子可能會更喜歡:給孩子一些硬幣(數量必須是雙數)讓他來扔,扔完后讓他數一下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
  七種簡易法玩出「數學神童」
  1、讀有數字故事給孩子聽。在孩子尚未能說話之前,父母就已可以讀書給他聽。在為孩子做數學智能提升時,父母讀給孩子的書本不妨選用一些帶有數字的故事。例如「小明的貓生了五隻小貓,有兩隻是黑色的,一隻是白色的,另有兩隻是小花貓,連貓媽媽一家六口都住在小明的下」。「今天是老師的生日,六個小朋友都向老師祝賀生日,老師很高興,買了十二個橘子給小朋友分享,每個小朋友都分到了兩個橘子,老師說:『兩個橘子,一個自己吃,留下一個回家送給媽媽吃。』」算術中的數量概念和加減乘除四法的運算,都可透過讀帶數故事的遊戲,介紹給孩子學習能力雷霆萬鈞的大腦。
  2、利用日常行為陪孩子隨興計數。父母陪孩子上樓梯時,可以大聲計算階梯的數量:「一級、二級、三級……哇,你自己走了十二級樓梯!」吃葡萄的時候可以大聲說:「這裡有一、二、三、四、五、……十八顆葡萄,你要吃幾顆?六顆好不好?一、二、三、四、五、六顆葡萄給你!吃完了這六顆還要的話,媽媽再給你,媽媽這裏還有一、二、三……十二顆葡萄等著你。」很自然地孩子就會對數東西產生了基本概念:每樣東西都要單獨數點過,而且每樣東西只能數點一次,不可重複。
  3、玩積木提供具體的數量與物理關係。把一盤積木拿給孩子,不刻意要求他怎麼玩,大部份的孩子就會開始把積木堆高,或把積木排長(當然也有些會一個個撿起來丟),智能高些的孩子甚至會用積木造橋、造車或創造其他形狀結構。堆高積木夠高時就會倒,使用的積木在那裡多放或少放就會改變形狀,要做一樣長短或高度時兩排積木需用的數量必須相同,很多這一類的數學物理原理,都在孩子玩積木時給孩子在無意中學到了。
  4、用任何東西量量房間的大小。量東西並不一定要用一支尺,任何東西都可以做為一個度量衡的單位。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腳作單位,從這邊的牆壁走到那邊的牆壁,看看這房間原來有幾「腳」寬。一個大杯子可以裝多少水?並不一定用五百立方厘米來表達,可以讓孩子拿一根調味匙,一匙一匙把水裝入大杯中,看著一共裝了幾次,就可以說這個杯子可以裝幾茶匙的水。如此讓孩子一邊玩,一邊建立度量衡的概念。
  5、拼圖幫孩子培養形狀差異的辨別力。數學並不只限於算術上的加減乘除,外形的數學變化是幾何學、三角學、拓樸學、解析幾何學上都會用到的一此重要概念。而為孩子在這方面做數學智能提升時,最簡易有趣又有效的遊戲就是拼圖。拼圖有很多種:有一種是一組組的幾何形拼塊,可以個別拼入不同形狀的幾何框框里;有一種由一幅圖畫切成各種形狀的小節,拼合後會出現原來的一幅畫;還有一種是中國的七巧板,可能拼出各式各樣的圖形,任何一種都能幫助孩子加強他對形狀差異的觀察和辨別能力,幫他做數學智能提升。
  6、在桌子上依人數擺設餐具。乘和除這兩種算術概念,在家裡可以用數擺餐具的方法來讓孩子接觸,假設有七個人要在這一桌用餐,應該擺設筷子、湯匙、碗、碟的數量,可以用實際擺設的遊戲去算出:「對,在這七個位置上各放一雙筷子,我們需要幾雙筷子?七雙?好棒!每雙筷子有兩支,那七雙筷子就有十四根了。現在我們來排碗,七個人需要幾個飯碗呢?」這種一配一的概念當然不久就會延伸到除與乘的概念了。
  7、切生日蛋糕在遊戲中學到分數。利用切生日蛋糕的機會,基本分數如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很容易就會讓孩子了解了,大家分享蛋糕時,更可乘機介紹比較複雜的分數關係:「我們把蛋糕切成八塊,給了你這八塊中的一塊,給媽媽這八塊中的另一塊,你看爸爸這裏還剩下八塊中的六塊!」
本文選自莫沫的博客,點擊查看原文


詳全文 三大戰略培養孩子的數學智能-生活消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329/1407784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