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生活中有甚麼數學嗎?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用數學幾何蓋出沒有柱子的建築!巴爾蒙德的倫敦蛇形藝廊 2002 2016/12/13| 專欄活得科學萬物之理 |標籤: 伊東豊雄元素塞西爾.巴爾蒙德正方形秩序的隨機蛇形藝廊

用數學幾何蓋出沒有柱子的建築!巴爾蒙德的倫敦蛇形藝廊 2002

英國倫敦海德公園旁,曾有一棟相當著名的實驗性建築蛇形藝廊 2002(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2002),蛇形藝廊從 2000 年開始每年都會在夏季舉辦為期三個月的建築展覽,結束後會拆除隔年再換下一個實驗性建築,世界上許多建築大師都曾參與其中[1],算是建築界非常有名的年度盛事。
%e5%80%ab%e6%95%a6%e8%9b%87%e5%bd%a2%e8%97%9d%e5%bb%8a2002%e5%bb%ba%e7%af%89%e7%89%a9%e5%a4%96%e8%a7%80
倫敦蛇形藝廊 2002 建築物外觀。圖/Balmond Studio 授權使用
蛇形藝廊 2002 是由建築師伊東豊雄(Toyo Ito)、結構設計師塞西爾.巴爾蒙德(Cecil Balmond)與 Arup 團隊共同完成,是一棟長寬高為 18 m × 18 m × 4.5 m 的建築物。意外的是建築內沒有看到明顯的柱體,反而是由許多直線交織出不規則的圖形,來構成天花板與牆面,使得建築物散發一種特殊的美感。具體上無法形容和說明這個建築帶給我的感覺,但從數學人的觀點來看,這構造和幾何息息相關。
%e5%b7%b4%e7%88%be%e8%92%99%e5%be%b7%e8%88%87%e4%bc%8a%e6%9d%b1%e8%b1%8a%e9%9b%84%e5%90%88%e5%bd%b1
巴爾蒙德與伊東豊雄合影。圖/Balmond Studio 授權使用

建築的最基本元素是正方形?!

乍看之下,建築物中的線條十分複雜看不出有什麼規律,但實際上裡頭運用了非常簡單的數學原理演算法規則。結構設計師巴爾蒙德在建築結構設計中,運用許多典型之外(informal)的設計方式[3],改變一點大家習以為常的規則,創造出許多有趣的建築。
在蛇形藝廊 2002 的建築設計中,巴爾蒙德以正方形為元素(element)作為設計結構的思考起點。他將一個正方形的其中一邊的中點也就是 1/2,連至鄰邊邊長的 1/3,以此類推至四個邊,卻發現這四個邊無法構成一個正方形,所以再將這四個邊的邊線延伸至出去,得到了一個小正方形。再按照此 1/2 → 1/3 演算法的原則進行多次之後得到如下圖右下方交錯的線條網路[4]。
u8b0eu4e4bu6587u7ae0u63d2u5716new
我們一般人如果想要在正方形中得到另一個正方形,大概就是 1/2 → 1/2 原正方形四個邊的中點連中點吧。1/2 → 1/3 的演算法和 1/2 → 1/2 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是中心點胚騰〔註〕的偏移(skew of pattern)打破了原有圖形的對稱性,新的正方形會超過原本正方形的邊界,在重複進行多次以後也會產生螺旋的形狀。
  • 註:胚騰(pattern)可解釋成圖樣、紋理、規律、規則等。
接著選定正方形內較小的一四邊形當作屋頂設計的樣式後,去掉四個角落之後將四邊形外多出的線條垂直向下摺疊 90 度形成一個盒子,再進行結構分析選擇哪些空間是具乘重功能的結構體、哪些空間則保持簍空,使整個系統成為一個無傳統梁柱的建築結構系統。也就是說,這個造型本身就是結構體,而不是只有外觀裝飾功能。

沒有柱子的實驗建築誕生

其實最一開始的時候,伊東豊雄了解到可以在材料與型式上進行許多實驗,由於只有三個月的展期,因此不用擔心建築的功能,也無須擔心建築物會隨著時間老化的特性。他和巴爾蒙德打算採用一般的盒形幾何,透過胚騰的參與(patterned intervention)轉化成一個特殊且與眾不同的建築。
%e5%80%ab%e6%95%a6%e8%9b%87%e5%bd%a2%e8%97%9d%e5%bb%8a2002%e5%bb%ba%e7%af%89%e7%89%a9%e5%85%a7%e8%a7%80
倫敦蛇形藝廊 2002 建築物內觀。圖/Balmond Studio 授權使用
伊東在概念發想階段提出兩個問題:第一是如何將一個樓板漂浮在空中,也就是說沒有可見的鉛垂線,亦沒有傳統上樓板在柱子上的限制;第二個問題則是如何轉化一個盒子?也就是做一個沒有柱子甚至沒有窗戶與門的盒子(column-less box)[5],沒有任何一般建築會有的元素。
總而言之,伊東想要呈現的是非線性的過程。他們想出的策略是秩序的隨機(ordered random),看似隨機但背後隱含著秩序。伊東交了一個有很多大型不規則氣泡在建築體的草圖給巴爾蒙德之後,巴爾蒙德修正提出了 1/2 → 1/3 的演算法,將乾枯的算術轉化成可用在結構、建築、裝飾的代數規則。
具備將元素轉化成結構設計規則這種能力的結構設計師並不多,巴爾蒙德在這方面是佼佼者,世界上許多知名的建築師都喜歡找他合作。2016 年重新開幕的台中歌劇院也是伊東豊雄和巴爾蒙德的作品,看歌劇院流動的造型就知道他們總是喜歡挑戰一些高難度的建築。

用「元素」玩出結構新貌 巴爾蒙德的建築世界

除了前述的從元素正方形中設計出建築的基本構造之外,巴爾蒙德也擅於從大自然的元素中提取設計的靈感還寫了一本叫做《元素》(Element)的書[6],裡面有稻草堆、花朵生長的方式、甚至還有一個章節是數學裡面的元素,像是伊斯蘭圖樣、數字等概念。
element-%e5%b1%95%e8%a6%bd%e8%a3%a1%e4%bb%a5%e5%9c%96%e5%bd%a2%e5%8c%96%e5%91%88%e7%8f%be%e5%90%a0%e9%99%80%e6%96%b9%e5%bd%a2%e7%9a%84%e6%95%b8%e5%ad%97%e8%a6%8f%e5%be%8b
Element 展覽裡以圖形化呈現吠陀方形的數字規律。 圖/Alex Fradkin 和 Balmond Studio 授權使用
巴爾蒙德早期也曾經研究過位數根(digital root),憑藉著對數字的熱愛以及其中蘊含的規律,寫了《數字 9》(Number 9 : The Search for the Sigma Code)這本書,裡頭也有提到源自古印度數學的吠陀方形(Vedic square)以及位數根的各種規律[7],下圖是吠陀方形在 Element 展覽中呈現的樣態;最新的書 Crossover 則是整理了以往的藝術、建築、橋梁的創新設計案例與概念[8]。
%e8%91%97%e4%bd%9c
Cecil Balmond 的著作。圖/Amazon
雕塑家朱銘說過:「人類創造立方體,卻被立方體所框。」他認為自然生態之中並沒有立方體的型式存在,而僅存在於人類社會之中。被創造出的立方體對人的生活空間與思考都是一種框架,朱銘也在思考如何跨越這個限制。
巴爾蒙德創造出了一個立方體,顛覆了一般大眾對於立方體的認知,以及建築設計、工法上的限制。以秩序生成隨機體現於建築中,不再被立方體所框,而這一切不過就是一個正方形從 1/2 連到 1/3,將線條延伸出原本的邊界去。
讀巴爾蒙德的書除了覺得對於數學的著迷這一點與大師心靈相通之外,還發現他的書書名可以寫成一個跨界方程式:仔細觀察自然或數學中的元素(Element),乘以別人想不到的非典型方式制定新規則(Informal),便可以跨越邊界創造新事物(Crossover)!
Element × Informal = Crossover
  • 此文作者本系列文章獲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
參考資料:
  1. Pavilion | Serpentine Galleries, 2016.
  2. Balmond Studio, 2016.
  3. Balmond, C. Informal, Prestel, Munich, 2007.
  4. Lin, C. Y. Digital Root Patterns of Three-Dimensional Space. Recreational Mathematics Magazine, 3(5), 9–31, 2016.
  5. Ito, T., Balmond, C.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2002: Toyo Ito with Arup, Workshop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Japan, 2002.
  6. Balmond, C. Element, Prestel, Munich, 2007.
  7. Balmond, C. Number 9, Prestel, Munich, 1998.
  8. Balmond, C. Crossover, Prestel, Munich, 2013.

關於作者

Shark Lin

Shark

在國二無聊的早自習意外發現數學的趣味,一直懷著強烈的好奇心探索世界,不小心發表過數學論文;近來嘗試進行數學藝術創作,曾經參加過視覺混種展覽、獲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以及進行數學科普互動活動。一個既不是念數學也不是學藝術出身的藝數創作者。聯絡方式:(1)信箱 sharkgallium@gmail.com (2)推特 (3)臉書

交換禮物抽法其實不公平?數學家教你絕不失敗的玩法 2016/12/22|

交換禮物抽法其實不公平?數學家教你絕不失敗的玩法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快要到了,大家最期待或是最感困擾的事情之一應該就是交換禮物吧!如果是和朋友交換的話,自然是邁向新年之前最期待的事;但如果是在職場上和不熟的同事交換,腦中小劇場演了好多究竟要如何拿捏分寸才好真是十分困擾。
交換禮物是件既期待又害怕傷害的活動!圖/By Kelvin Kay, en:user:kkmd - http://www.factoriaderegalos.comUploaded originally to English Wikipedia as en:Image:Gifts_xmas.jpg, 15:07, 18 June 2006 by en:User:Kkmd,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478397
交換禮物是件既期待又害怕傷害的活動!圖/By Kelvin Kay,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西方基督教的聖誕節傳統之一是秘密聖誕老人(Secret Santa),大家在匿名的情況下彼此不知道誰送誰什麼禮物,只知道自己要送哪一個人禮物,所以這活動叫做秘密聖誕老人;但在台灣的交換禮物派對,普遍來說在大庭廣眾之下送禮物、拆禮物、惡搞禮物才是活動的高潮,很少玩匿名的秘密聖誕老人。
今(2016)年 11 月英國數學家漢娜.弗萊(Hannah Fry)以及湯瑪士.伊凡斯(Thomas Oléron Evans)出了一本新書,叫做《聖誕老人的存在是不爭的事實》(The Indisputable Existence of Santa Claus)[1],裡頭就有一章專門介紹交換禮物的數學。無論匿名與否,交換禮物其實有很多種抽法,不同的抽法會影響誰是你/妳的送禮對象。
接下來我們就跟著英國數學家的腳步來看看交換禮物的數學吧!
%e4%ba%a4%e6%8f%9b%e7%a6%ae%e7%89%a9
聖誕老人的存在是不爭的事實。圖/@ Amazon
第一種是最常見的方法,一個一個輪流抽,如果抽到自己的號碼再把紙條丟回去,算是一種基本常識,總不會有人希望抽到自己的禮物吧。可是如果最後一個人抽到自己的號碼呢?這時候沒有固定的解法,有可能隨便和一個人換禮物,但這種解法除了尷尬之外,同時失去交換禮物的意義;或者是大家全部重抽一次,不過這除了麻煩之外也難保下一次不會再發生同樣的事情,不論哪一種都有點棘手。
對數學家而言,交換禮物只不過是一種排列組合。來看看如果只有三個人交換禮物,抽禮物的順序是如何影響誰送誰的機率!
現在有 A、B、C 三個人玩交換禮物,我們將所有抽籤的可能性整理成以下的圖表。當 A 第一個抽,有可能抽到 A、B、C 其中一個,將 A 抽到自己的狀態扣除,以 X 表示,因此這條路線的機率是 0,而這時 A 抽中 B 或 C 的機率各是 1/2。接下來輪到 B 準備抽籤,如果剛剛是 A 抽中了B,那 B 可以抽 A 或是 C 機率各是 1/2,不過這時如果 B 抽到 A 的話,那 C 就只能自己和自己交換禮物,因此也等於交換失敗(X);如果 B 抽到 C,那 C 就只剩下 A 可以抽,機率是 1。A 送 B、B 送 C、C 送 A的機率是 1/2 × 1/2 × 1 = 1/4。
那如果 A 一開始抽到 C 呢,換 B 抽的時候如果抽到自己就會丟回去(X),所以只剩 A 可抽,機率為 1,換 C 抽的時候也只剩下 B 可抽。因此 A 送 C、B 送 A、C 送 B的機率是 1/2 × 1 × 1 = 1/2。
%e6%a9%9f%e7%8e%87
從上圖發現兩條路線中送禮對象的機率竟然不同,C 送 B 的機率竟然是 C 送 A 機率的 2 倍。就算不是 A 先抽也一樣會發生同樣的問題。最常見的交換禮物抽法,實際上會影響送禮對象的機率,很顯然這種抽法並不公平,即使人數較多也是如此。
那如果換個方法大家一起抽呢?也就是一個一個抽卻不當場打開紙條,大家一起打開這樣就不會受到丟回去的紙條影響,可以把這樣的抽法視為一種排列組合。但如果是這種玩法的話,愈多人玩交換禮物,就會有愈高的機率有人抽到自己的禮物,一般來說大約是高達 37 %的機率有人會抽到自己的禮物[2],即使參與人數不同也大約是這個數字。
如果要將有人抽到自己禮物的機率降到 5 %以下,那麼至少要抽 4 次耶![1]應該沒人會有耐心這樣慢慢玩,只好捨棄第二種大家一起抽的方法。

抽一次就成功的交換禮物方法

從以上的兩種方法可以發現,玩交換禮物需要的是一種不會抽到自己名字的排列組合,在數學上稱為錯位排序(derangement)
英國數學家在書中提出了第三種方法能夠符合錯位排序,又有以下的優點:程序透明(大家自己動手抽不是用電腦)、公平(每個人送給其他人的機率相等)、有效率(一次搞定,絕不會再抽第二次)、秘密(包括主持人在內,沒人知道誰是誰的秘密聖誕老人,雖然這優點在台灣似乎不被認為是優點)。
方法像是下面的圖在紙的上方寫上自己的號碼 「你是 2 號」,下方則是寫上「送禮物給 2 號」,大家分別寫上屬於自己號碼如下:
%e8%9e%a2%e5%b9%95%e6%88%aa%e5%9c%96-2016-12-21-111
再來搜集所有的紙條,將它們翻到背面並將順序打亂,重新排列成一個直線。接著關鍵步驟來了,沿著中間的虛線剪開紙條。接著把紙張上半部(你是 O 號)向右移一個位置,最右邊的紙條則是移到最左邊,如此一來就完成了交換禮物的配對。紙條上面的號碼代表聖誕老人是幾號,下面的則是收禮物的人。最後大家在另外一張紙上填入自己的號碼和名字,如此一來就知道該把禮物送給誰了。
%e8%9e%a2%e5%b9%95%e6%88%aa%e5%9c%96-2016-12-21-112
第三種方法中不會有人抽到自己的號碼沒拿到禮物,而且只要抽一次就能完成,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唯一的小缺點是不會有兩個人互相送禮。英國數學家認為這未必是缺點反而是 Z > B 呢,看來這樣的認知也是文化上的差異。如果不想在聖誕節也感受到職場上表面河蟹的氣氛,可以考慮用第三種方法加上匿名。
話說第一種方法也不是完全沒用,可以用在想要送給心儀的對象卻又不敢直接送,人少少的交換禮物派對之下,不用默默祈禱也不一定要和主持人串通好,透過數學就能知道,如何讓你/妳的禮物送到對方手上的機率增加。

很數學的聖誕節

除了秘密聖誕老人之外,英國數學家還在書中介紹了許多關於聖誕節的數學,像是裝飾聖誕樹的數學、怎樣送禮效果才會好、控制烤雞溫度的方程式、分析與模仿英國女王的聖誕夜談話、聖誕老人在旅途中是胖了還是瘦了?不得不說英國數學家真的相當有創意,讓大家知道數學除了實用之外也很有趣。
而且兩位作者最近在推特上(@FryRsquared 和 @Mathistopheles)舉行聖誕節的「每日數學小活動」(The Indisputable Santa Mathematical Advent Calendar),從 12 月初開始到現在已經累積了許多數學謎題。第一天的活動是開放讀者投稿數學聖誕裝飾,最佳的五名可以獲得他們的新書。最後選出了六名,得獎作品在此網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用#Christmaths 這個 hashtag 搜尋,會有更多有趣的貼文和圖片。
參考資料:
  1. Fry, H., Evans, T.O., The Indisputable Existence of Santa Claus, Doubleday, UK, 2016
  2. 黃俊瑋,交換禮物中的機率問題(The probability of exchanging gifts),2014

關於作者

Shark Lin

Shark

在國二無聊的早自習意外發現數學的趣味,一直懷著強烈的好奇心探索世界,不小心發表過數學論文;近來嘗試進行數學藝術創作,曾經參加過視覺混種展覽、獲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以及進行數學科普互動活動。一個既不是念數學也不是學藝術出身的藝數創作者。聯絡方式:(1)信箱 sharkgallium@gmail.com (2)推特 (3)臉書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數感生活——數學家與間諜誰比較準?】

【數感生活——數學家與間諜誰比較準?】
前幾天有一則新聞講到對岸疑似修改飛機編號來壯大軍容。 智程梁 (Chih-Cheng Liang)將這則新聞連結到很有趣的數學歷史「德國坦克問題」。在經過作者同意後,我們也來和大家分享這則故事:
§
二戰尾聲時,盟軍發現德國在戰場上推出新型坦克 Panzer V,性能相當強大,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看到的數量並不多。盟軍的情報網立刻開始調查德國投入多少資源來生產Panzer V,回報的答案有些不妙
「很大量,每個月能生產千餘台坦克。」
同一時間,盟軍數學家吩咐士兵在各地戰場撿拾Panzer V的殘骸、拆解,記下引擎蓋、車輪等等坦克元件上的「生產序號」。看似沒用的生產編號,在統計學家的眼裡比間諜的情報還珍貴。
§
舉例來說,倘若今天抄到的號碼是(27, 40, 18, 5, 10),我們通常會覺得坦克可能是40多台,因為在40號以後還有一些號碼,就如同5號以下還有1,2,3,4一樣。但不太可能到上百台,畢竟有上百台坦克,但遇到的都是40號以前,這機率挺小的。
數學家發明了一道簡潔公式估算總數
40+(40/5)-1=47
也就是「總數=取樣最大值+取樣最大值/取樣總數 -1」。
他們利用這個公式估算,得到跟情報網截然不同的答案
「每個月了不起生產300餘台。」
二戰結束,盟軍歡欣鼓舞慶祝勝利,數學家也滿心期待,對答案的時刻總算到了。以下是數學家、情報網、德國生產報告的數據比較結果:
🎭1940/6:數學家認為有169台,情報網認為1000台,實際生產數量122台。
🎭1941/6:數學家認為有244台,情報網認為1550台,實際生產數量271台。
🎭1942/8:數學家認為有327台,情報網認為1550台,實際生產數量342台。
數學家大獲全勝!除了第一個月誤差稍大,其他兩個月都只有10%以內的誤差。情報網則被德軍矇騙,高估到4.5~8倍的產量。
這個故事從此成了一個經典案例,一則展示數學的威力,一則提醒我們資料安全的重要性,德軍成功讓情報網失去作用,但不小心遺漏的幾個數據,遇上專家,終究還是被萃取出關鍵資訊。
也歡迎大家閱讀智程梁 (Chih-Cheng Liang)臉書原文:goo.gl/LRPPYS
不要錯過數感實驗室的每一則動態
請在上方「已說讚」的下拉式選單中,打勾「搶先看」,第一時間接收我們的消息!
相關新聞「遼寧號航母實彈演習穿幫 塗改飛機編號充數?」http://www.ntdtv.com/xtr/b5/2016/12/16/a1302275.html

如果幫軍方造飛機,編號一定不能乖乖從一開始數的啊
以前課本裡有個估計離散均勻分布最大值的方法,假設有個亂數產生器,給你最小值是 1 ,最大值未知的整數,要怎樣抽樣估計最大值是多少呢。假設抽了 4 個樣本 19, 40, 42, 60 ,統計學說套個公式 60 + (60/4) + 1 = 74 。大致可理解為,把樣本最大的數字 60 ,加上平均間距 60 除以 4 。
看過沒什麼感覺,直到後來看了一個德國坦克問題。
在 D day 前,盟軍內傳德軍有大量五號坦克。五號坦克性能威猛,盟軍的雪曼坦克不敵,然而五號坦克先前盟軍只遇到少量。
盟軍很想知道到底德軍有多少五號坦克。盟軍的資料科學家吩咐不願役去抄擄獲與銷毀的五號坦克編號,引擎蓋、工具箱、輪子的編號也都要抄(不願役哭哭 ...上戰場還要做這些雜事)。抄出來的坦克編號可用上面公式去估計最大值是多少,以知道總共有多少台坦克,其他零件的估法複雜些,但也可用類似邏輯提升估計精準度。
當然,身為盟軍派個間諜也是挺合理。間諜自個兒工作去,按下不表。
最後細作回報,德軍應該恐有千餘台五號坦克。但資料科學家的估計只有百來台。
等到戰後德軍生產記錄揭曉,雙方答案得以驗證。統計估計還蠻準的!
年月 | 統計估計 | 情報估計 | 德軍記錄
June 1940 |169 | 1,000 |122
June 1941 |244| 1,550| 271
August 1942 |327| 1,550| 342
有了這件事之後,後來的人就學乖了。編號一定要夠亂,非常亂!

遼寧號航母實彈演習穿幫 塗改飛機編號充數?

更新時間 : 2016-12-16 07:31 AM [紐約時間]
 (  自動連播 )
点此看大图片
中共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近日首次進行實彈演練,但軍事專家發現,艦載機殲-15的編號再次被塗改,暴露出遼寧號戰機仍嚴重不足,離真正形成戰鬥力還很遠。(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2016年12月16日訊】中共軍方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于近日首次進行實彈演練,但軍事專家從畫面中發現,艦載機殲-15的編號再次被塗改,暴露出配備遼寧號航母的戰機仍嚴重不足。軍方此種虛張聲勢的行爲也再次印證,遼寧號離真正形成戰鬥力還很遠。
廣告

中共軍方近日首次進行了航母編隊實彈演習,但軍事專家發現,參加此次軍演的艦載機殲-15的數量僅有數架,且殲-15的編號被再一次塗改,以充數迷惑外界。

資深軍事研究員黃東表示,殲-15戰機的缺乏與其真實的數量,是「中國特色」的軍事機密,可正常操作的殲-15目前僅有4至6架。同時,殲-15的發動機仍使用著老舊的俄羅斯産發動機。

黃東在評論中寫道,首先之前已有國內網友說過,爲免産量太丟人現眼,海軍對殲-15編號大玩數字游戲。每次邀請官媒記者上艦前,就把其中幾架塗上新編號,大擺空城計濫竽充數,搏取網上無數點贊,以壯「強大軍容」。

當然這幷非專門指殲-15,只是該機目前真正的服役數量,特別是常態化部署在遼寧號航母上可操作數量,從官方資料都可以知道只有個位數字。很自然地,假如有較高强度訓練的話,因維護保養而趴窩的數量還要增加,若再加上地勤人員水平等不利因素,只剩下4至6架能够操作,絕對不會令人意外。

黃東此前披露,遼寧號航母存在三大致命缺陷,一、艦體自身壽命已過去一半;二、艦體存在極高的崩裂風險;三、艦載機遲遲不能形成戰鬥力

殲-15戰鬥機技術不過關,無法正常裝備遼寧號航母。黃東說,只可惜最核心的戰鬥機不過關,甚至害死新飛行員,令艦機融合困難重重,拖了全艦戰鬥力生成的後腿。

(記者張明健報導/責任編輯: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