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生活中有甚麼數學嗎?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以指為月的奧林匹亞症候群 學生以競賽數學來判斷自己有無數學能力,但數學競賽和成為數學家是兩回事。 撰文/翁秉仁

以指為月的奧林匹亞症候群

學生以競賽數學來判斷自己有無數學能力,但數學競賽和成為數學家是兩回事。

撰文/翁秉仁

近來接觸一些嚮往數學的高中生,驚訝的發現很多學生是靠競賽書籍、科普書或維基百科來加強數學。奇怪的是想讀數學為何不直接學習微積分或線性代數,這是從前熱愛數學的學生都採用且顯然合理的方式。
其中尤其是競賽書籍,儼然取代課本成為「正確」學習數學的路徑,這種認知已經存在一段時間,被整個教育環境給強化了。我認為這和1992年台灣開始加入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以下簡稱奧賽)所引發的熱潮,有著莫大的關係,姑且稱之為奧林匹亞症候群。
奧賽和運動競賽很相似,可以鍛鍊、切磋、認識朋友。在不同文化裡,奧賽和運動競賽的社會效應也差不多,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不過兩者有一個顯著差異,運動就是運動,但數學奧賽和成為數學家似乎是兩回事。
奧賽名人與數學大獎費爾茲獎得主陶哲軒和高爾斯都曾經討論兩者的差異。他們認為數學研究需要的人格特質與研究策略都大不同於奧賽,而奧賽常用的初等數學更和現代數學大相逕庭。高爾斯就說:「天才絕非充分也非必要……數學的重要貢獻都來自烏龜而非兔子。」(要慢不要快)宗師級的俄羅斯數學家蓋爾芬德更開玩笑說:「只有抓跳蚤才要快。」
這些觀察可以用數據來檢驗。若以數學大獎做指標並假設奧賽高手具有年輕的衝勁,我們選擇鼓勵年輕人的費爾茲獎(40歲以下)與歐洲數學獎(35歲以下),而且只考慮奧賽開辦之後的資料,發現這兩個獎項得主只有約30%在奧賽得過獎,高達七成與奧賽無關。
換個角度,只考慮奧賽成就較高者(至少兩金一銅),1995年之前達陣的「天才」絕大部分(35位)留在數學界,表現普通,只有匈牙利數學家羅瓦茲獲得沃爾夫獎(與他四年同期同隊也獲得三金一銀的培立康,則投入奧賽培訓)。1995年後的奧賽「天才」因年資尚淺暫且不論,有趣的新現象是其中許多人轉入電腦、經濟、金融領域,或者直接就業當財務顧問。
費爾茲獎得主佘斯頓說:「數學競賽強化『數學基因』的刻板印象。強調快,卻付出深與思的代價。」他特別指出「這讓許多比較慢,練習不夠多的人很受挫。」這種效應具普遍性,一旦教育環境過度強調奧賽就會發生反挫,這與台灣奧林匹亞症候群的現象若合符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