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生活中有甚麼數學嗎?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創刊號 - 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格投資數學研究,高達90,000,000獎金的數學突破獎 posted Jan 1, 2015, 5:47 AM by 陳宏賓 [ updated 5 hours ago ]

創刊號 - 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格投資數學研究,高達90,000,000獎金的數學突破獎

posted Jan 1, 2015, 5:47 AM by 陳宏賓   [ updated 5 hours ago ]

諾貝爾獎所以特別有名的理由,並不在於諾貝爾本人多麼偉大,而是因為它的獎金特別高。諾貝爾最主要的發明是Dynamite炸藥,這種炸藥雖然可以用來開山拓路,卻也是軍火的重要原料,諾貝爾一生就創辦過90多家軍火廠。1888年有些法國報紙混淆了諾貝爾跟他弟弟的身份,居然錯登了諾貝爾的訃聞,宣布:「販賣死亡的商人已死。」
在科學方面,諾貝爾獎給物理、化學與生理醫藥,但是最基礎的數學卻付之闕如。有些傳說一直以來環繞著諾貝爾何以不設數學獎打轉,例如是因為他的女朋友被數學家搶走,其實都沒有什麼具體事實根據。其實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諾貝爾沒有真正體認出數學對於人類的深遠影響。諾貝爾是一位動手作實驗的化學家,而19世紀的化學還用不上多少數學,難怪他不覺得數學能多麼影響文明。

1936年國際數學家大會首次頒發了菲爾茲獎(Fields Medal,號稱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但是這個獎每四年才頒發一次,並且只頒給40歲以下的青年數學家,獎勵面比諾貝爾獎狹窄。在獎金方面,以2014年來說,菲爾茲獎每位獲獎人約得到13千美金,但一個諾貝爾獎項就有1百萬美金。相較之下,菲爾茲獎好像讓數學家顯得有些寒酸。



      其實挪威數學家李(
Sophus Lie, 1842–1899)當年知道諾貝爾獎沒有包括數學後,就倡議為了紀念英年早逝的19世紀挪威數學家阿貝爾(Niels Henrik Abel, 1802–1829),在他1902年誕生百周年時建立阿貝爾數學獎。雖然李獲得國王允諾捐助獎金,但是最終因為李的過世,以及挪威與瑞典的聯盟解體,阿貝爾獎就被擱置下來。直到2002年挪威政府才建立阿貝爾獎,成為紀念他誕生200周年的一項盛事。以金額來說,阿貝爾獎也值1百萬美金,因此稱為數學的諾貝爾獎或許更為合適。
    
     到了21世紀,雖然科學對於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可是社會給科學家的肯定與眼光,遠不如一些運動員、電影明星、偶像歌手。如果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 1942–)沒有特殊的身障,他的《時間簡史》恐怕也不會暢銷超過1千萬本。終於有些因為現代科技發大財的企業家,覺得社會應該好好回報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不僅要給他們高額獎金,還要舉辦像奧斯卡金像獎的盛大頒獎典禮,讓傑出的科學家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2013年臉書的創辦人祖克伯格(Mark Zuckerberg1984–)與網路創投大亨密爾諾(Yuri Milner, 1961–創辦了「數學突破獎」(The Breakthrough Prize in Mathematics),每名獲獎者可得美金3百萬元,成為世界上最高額的數學獎項。2014119日舉行頒獎典禮,同時也頒發基礎物理與生命科學的突破獎。頒獎盛會在1115日的「發現頻道」,以及1122BBC的世界新聞頻道播出。頒獎的名人包括電影明星卡麥隆˙迪亞茲(Cameron Diaz, 1972–),也邀請了名歌星克莉絲汀(Christina Aguilera, 1980)勁歌演唱。
 
2014年首屆「數學突破獎」頒給了下列數學家:
1Simon Donaldson (右一):發現革命性的4維空間新不變量,探討了代數幾何與大域微分幾何的穩定性關係。
2Maxim Kontsevich (右二):深刻的工作廣泛影響到代數幾何、形變理論、辛拓撲、同調代數、動力系統。
3Jacob Lurie (左二):高階範疇理論與導來代數幾何的基礎,拓撲量子場的分類,橢圓餘調理論的模理論解釋。
4Terence Tao(陶哲軒)(左一):調和分析、組合學、偏微分方程、解析數論等多方面的突出貢獻。
5Richard Taylor (中):在自守形式方面多項突破,包括谷山韋伊(Taniyama–Weil)猜想、一般線性群的局部朗蘭茲(Langlands)猜想、佐藤泰特(Sato–Tate)猜想。

這五位獲獎人將組織成遴選委員會,決定明年的獲獎人。從2015年開始,每年「數學突破獎」只頒發一位。五位獲獎人並且決定每人捐出10萬美金給國際數學聯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建立一項研究生的獎學金,指定補助發展中國家的優秀數學學生。


作者簡介
李國偉 一 現任職中研院數學所資深研究員
多年來致力推動科學普及工作,曾負責數學所《數學傳播》季刊出版事務,並長年參加「科學月刊社」活動,亦曾於1995年獲得「李國鼎通俗科學寫作獎」。1999年更將最近十年與科普相關文章出版為《一條畫不清的界線——李國偉的科文游牧集》。2000年出版與饒偉立合譯的《笛卡兒,拜拜!》,2002年以與葉李華合譯的《宇宙的詩篇》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寫作翻譯獎推薦獎。其他譯書尚有2002年《電腦也搞不定》與2004年《科學迎戰文化敵手》。《一條畫不清的界線——李國偉的科文游牧集》,《宇宙的詩篇》,《科學迎戰文化敵手》三書於2005年獲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推薦列入100本優良中文物理科普書籍。《科學迎戰文化敵手》也獲得2006年第三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獎佳作獎。自1991年起提供天下遠見出版公司科學諮詢顧問,自2005年至2009年曾經參與《遠見》雜誌的〈透視科技〉專欄寫作。自2007年起則參與《科學人》雜誌的〈不可勝數〉專欄寫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